时间过得真快,眨眼间,今年第18个节气——霜降就要到了。“霜”是天气骤变出现的自然现象,而“霜降”,顾名思义,就是气温骤降,冬天马上就要到了。霜降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象征着秋天到冬天的过渡,天气也会越来越冷。
老祖宗很早就说过,饮食要应季而食,我们吃的东西要顺应时节的变化。在霜降这一天,民间都有哪些饮食习俗呢?一起来看看。
霜降有三候
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,分别是:
一候豺乃祭兽:气温骤降,豺类动物要开始为过冬储备食物;
二候草木黄落:霜降节气后,草木变得愈发枯黄,叶子也开始掉落;
三候蜇虫咸俯:动物已经准备在洞穴中冬眠过冬。
上面这三候,把霜降这一节气的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,我把它们总结为3字,“冷飕飕”。
根据霜降这一节气特点,老祖宗也遗留下很多霜降饮食习俗,懒喵把它们总结为四个字,“两荤两素”。
食鸭肉(荤)“一年补通通,不如补霜降”——民间谚语
霜降这一天,在我国福建一些地区,鸭肉会卖得异常火爆,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有吃鸭肉的习俗。明代医圣李时珍在他的名作《本草纲目》中,就曾这么提到过鸭肉,“填骨髓、长肌肉、生津血、补五脏”。
霜降迎来了气温骤降,天气一冷,我们容易感觉到全身能量匮乏,这时候吃点鸭肉,暖暖身,暖暖胃,别提有多舒服。人们选择在霜降吃鸭肉,也是想趁这个节气好好为过冬补充能量。
食牛肉(荤)“寒露不算冷,霜降变了天”——民间谚语
在我国广西玉林等地区,人们习惯在霜降这一天吃牛肉。各种牛肉制作的美食,如炖牛腩、小炒牛肉、牛肉炒粉等等,就成为了这一天最受欢迎的菜肴。有些地方甚至还会摆上全牛大宴,在外工作的游子们会在这一天回家过霜降,吃牛肉过节气。
牛肉属于低脂肪、高蛋白的肉类食材,很多健身人士都喜欢吃牛肉,来达到增肌肉的目的。而人们在霜降这一天选择吃牛肉,也有进补能量、安稳过冬的寓意。
食柿子(素)“霜降吃丁柿,不会流鼻涕”——民间谚语
柿子
霜降节气这一天,很多地方都有吃柿子的习俗。人们认为,吃柿子可以抵御寒冷,补充水分。有些地方习俗还认为,霜降这天要吃柿子,不然过冬的时候嘴唇会干裂。
其实,霜降吃柿子,我认为更贴切的原因在于霜降的柿子更好吃。因为这个节气前后的柿子,刚好完全成熟,皮薄汁多肉甜,吃起来特美味。也有科学数据表明,每人每天吃1个柿子,就能补充人体一天需要的维生素C一半的量。从这个角度看,适量吃点柿子,也是极好的。
食萝卜(素)“十月萝卜赛人参”——民间谚语
有一句人尽皆知的俗语,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一年四季保安康”。霜降后马上将迎来冬天,因此很多地方在这一天,也有吃萝卜的习俗。打了霜的萝卜,因为气温骤降使其里面的淀粉转化成麦糖,因此这个时候的萝卜又脆又甜,吃起来口感也好。在霜降这一天,大家不妨用萝卜炖点肉吃,如萝卜炖鸭肉、萝卜炖牛腩等等,既好吃,寓意也好。
霜降一到,离冬天也不远了,马上就要裹紧大衣过冬了,这一年又要过去。在霜降这一天,你们家乡都有什么习俗,一起来分享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