仕么是处暑呢?处有“消止、隐退”之意,如《月令·七十二候集解》所说的“暑气至此而止矣”。处暑一到,意味着人们终于要和酷热说再见了。从这时候开始,居住在北方的人们会先感受到由夏转秋的凉意;此时节的物候有三,古人将其归纳描述为“一候鹰乃祭鸟:二候天地始肃,三候禾乃登”。
进入处暑以后,早晚气温逐渐变得凉爽,是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机。现选择几项比较适宜的运动项目,大家不妨试试。
一、倒走健身法
所谓倒走,就是在保持身体平衡的状态下,向后走。倒走是一种反序运动,能刺激前行时不常活动的肌肉,促进血液循环,还可以训练神经的自律性,防治腰肌劳损。
高龄多病和初学者,开始的时候要用双手按腰部两侧,拇指在后,四指在前,熟练以后,可以一边向后走,一边配合着摆臂甩手,或者屈肘握拳。
具体的做法是:立正、挺胸、抬头、眼睛向前平视,双手叉腰,拇指向后按腰部的“肾俞”穴,其余四指向前。倒走时,左脚开始,左大腿尽量向后抬,然后向后迈出,身体重心后移,以左前脚掌着地,随后全脚着地,将重心移至左脚,再换右脚。左右脚轮流进行。
锻炼时要注意安全,选择场地平坦,周围无障碍物的地方。必要时,需他人帮助照应。一般老人每天可倒走1~2次,每次20分钟。身体虚弱者,可相应减少时间。结核病人不宜采用此法。
二、润肺小功法
处暑季节也是养肺的最佳时期,进行简单的运动养生法,可以很好地养肺,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。
具体做法是:双脚与肩同宽站立,两手放在身体的两侧,两手掌向上抬至胸前,内翻向下,上身弯曲,两只胳膊向前伸直,再做水平运动至身体两侧,手腕用力向外侧弯曲,手指尖向前,大大地吸一口气憋住,同时头向左右转动,憋的时间越长越好,憋不住时,身体恢复正常体位,吐气放松,反复做6次,早晚各一次。
三、摩足养生法
摩足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自我按摩法,能滋阴降火,强腰健肾,益精填髓。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数十年如一日,早晚按摩双脚,从不间断,直到晚年仍精神抖擞,老而不衰。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搓摩足心,可促进血液循环,刺激该处的神经末梢,促进尿酸排出,祛病延年。摩足还可治疗失眠多梦、头晕目眩、咽喉肿痛、高血压、心悸等多种疾病。
具体做法是:①搓足心。可早晚两次在床上进行,两脚心相向,先把双手掌搓擦发热后,左手按摩右脚心,右手按摩左脚心,至脚心发热。②按压涌泉穴。此穴在脚底心凹陷中,在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,方法是中指或食指端由脚心向脚趾方向作按摩,每次按一二百下,每隔几天,加按10次,最后可加至500次,日久自然会起到补肾健脑、强身健步的作用。
四、摩腹养生法
唐代名医孙思邈把“常以手摩腹”作为养生之道。宋代长寿诗人陆游也常做“摩腹功”。现代医学证明,摩腹不仅可以调节胃肠道蠕动,而且还能加强胃肠道的血液循环,防止胃肠消化功能失调。
具体做法是:以两手的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按剑突下(即心窝部),先左后右按摩画圆各转21圈;三指由剑突穴向下按摩,边按摩边移,按摩至耻骨联合处为止,反复21次:由耻骨联合处向两边分别按摩而上,边按摩边移动,按摩至剑突下为止;以脐为中心,用右手掌向左绕按摩21圈,再以左手掌向右绕按摩21圈。
值得注意的是,按摩腹部宜在饭前或睡前进行。手法以柔软舒缓为宜,体位可采取坐式或仰卧式,应凝神静心,排除杂念。消化道疾病出血或炎症期间,不宜按摩腹部。
做以上运动的时候,不管采取哪种运动方式,一定要循序渐进,运动量由小到大,但要持之以恒,运动之后,除了补充糖分之外,别忘了再吃些花生、豆类制品、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B1以及蛋白质较多的食品,及时补充营养。